Siri 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引发的集体诉讼又有新进展了。
今年 1 月,苹果公司同意支付 9500 万美元(约 6.9 亿元人民币),以和解一起针对语音助手 Siri 侵犯用户隐私的集体诉讼。
据科技媒体 MacRumors 最新报道,苹果已上线相关赔偿申请网站,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符合条件的用户。这些用户可以向苹果申请赔偿金,每台设备最高可获 20 美元(约 145 元人民币)赔偿,每人最多可为 5 台设备提交申请。
申请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7 月 2 日。即使未收到通知,但自认符合条件的用户,同样能提交申请表。申请期结束后,2025 年 8 月 1 日将举行最终审批听证会,之后赔偿金便会陆续发放给用户。
符合条件的设备涵盖 iPhone、iPad、Apple Watch、Mac、HomePod、iPod touch 和 Apple TV。
不过需要注意,此次赔偿仅限美国地区用户,且用户需在 2014 年 9 月 17 日 -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,遇到过 Siri 意外激活的情况,并承诺相关设备在私人或保密对话中被意外激活。
这场诉讼,最早还要追溯到 2019 年。当时有用户指控 Siri 存在 “偷听门”。当设备被误唤醒时,Siri 会偷偷录制用户的敏感内容,甚至有用户随后收到了相关广告推送。比如,一些用户在家中进行私密交谈时,Siri 的指示灯会突然亮起,这让他们十分担忧私人对话被收集上传。
随着类似反馈不断出现,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代表众多用户向苹果发起集体诉讼,指控苹果通过 Siri 收集日常对话,用于改善服务或精准推送广告,且在这一过程中未充分征得用户同意。
起初,苹果坚称 Siri 只有在检测到特定唤醒词时才会启动工作流程,不存在 “偷听” 行为。但随着开发者的深入研究,以及越来越多用户提供证据,苹果面临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。
经过漫长的司法博弈,双方多次提交证据、展开听证辩论,最终苹果选择支付巨额和解金,以避免声誉进一步受损和可能出现的更高法律赔偿。
即便如此,苹果仍坚持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,表示始终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,并强调在 2019 年承包商意外收听 Siri 录音的丑闻后,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隐私保护。
事实上,这并非苹果首次因各类问题面临诉讼赔偿,此前就陷入过不少争议事件。
今年初,苹果宣布就 Apple Watch 电池鼓包引发的集体诉讼,同意支付 2000 万美元(约 1.45 亿元人民币)设立赔偿基金达成和解协议,符合条件的 Apple Watch Series 1、Series 2 和 Series 3 设备用户获得了 20 美元(约 145 元人民币)的和解赔偿金。
去年 1 月,因 iPhone 7 系列音频门集体诉讼,苹果与受影响用户达成和解,同意支付 3500 万美元和解金,每台符合条件的设备获得 50 - 3500 美元(362 - 2533 元人民币)不等的赔偿。
此外,因 iOS “降频门”,苹果被指故意降低老款 iPhone 性能以促使用户购买新机,同样引发集体诉讼,最终苹果通过为部分老款 iPhone 更换电池等措施平息风波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苹果这些集体诉讼的赔偿对象均为美国用户,国内用户并不在赔偿范围内。不得不说,人与人之间的悲喜,并不相通。对此,小伙伴们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