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玩转网小编作为一个长期追求护眼的”屏闪敏感患者“,除了LCD手机外,荣耀是我最关注的一个品牌,毕竟它家的护眼技术一直名列前茅。
但对于“荣耀GT Pro”这款产品,却让我产生了一种“既爱又恨”的复杂情感。
在过去的一个月,它成了我的主力机。从开箱到使用,直接经历了从“真香”到“等等,这里不对劲”再到“嗯,还能接受”的完整心路历程。
网上以及各大论坛上对它的评价更是冰火两重天,吹的人把它夸上天,骂的人把它贬入地。
今天,我就抛开参数先不谈,结合真实使用体验,和大家聊点“干货”。
荣耀GT Pro搭载的是一颗“骁龙8至尊领先版”芯片,性能毋庸置疑是第一梯队。我拿它跑《原神》、玩《星铁》,把画质拉满的场景下,帧率也稳得确实让人惊喜,基本没有出现过大幅度波动。这一点,网上那些“性能评测专家”没瞎说。
但是!“不烫手”就有点“飘”了。在室温25℃左右的环境下,连续玩游戏超过20分钟后,手机摄像头右侧区域(处理器位置)的温度确实能明显感觉到上升,说“烫”确实不至于,但各位大博主们说的“凉爽”,那确实没有。
当然,它的散热确实做得不错,使用这套“3D自然态循环散热系统”,内置超热导入胶,能将导热能力提升500%,在实际体验中,日常使用像抖音、微信、QQ等功耗不大应用时,确实能体验到“凉爽”,但一玩《崩坏》等大型游戏时,还是免不了飙升到40度以上,只是热度控制得比同价位的机型略好。
确实,想要彻底征服芯片的发热,目前看来还是个伪命题,台式机那么大的箱体都避免不了发热,更何况是小小的一个“手机机身”了。
所以,如果你是个手游重度玩家,每天玩游戏的频率过高,那配个散热背夹依然是终极解决方案。指望它冰冰凉地征服所有游戏,现实会给你上一课。
这块屏幕的争议也是"很大"的。单从显示效果来说,色彩鲜艳、亮度高,户外强光下也能看得清,观感也相当通透,确实算得上是一块素质不错的好屏幕。
所以争议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“调光方式”上。
荣耀这次在护眼上确实下足了大力气,中高亮度下的类DC调光和中低亮度下的4320HZ的高频PWM调光,外加一个圆偏振光“打掩护”,理论上对于频闪敏感用户应该非常友好。
但网上还是有很多用户表示,长时间玩游戏后,眼睛还是会感觉到不适,会出现眼酸、流泪等情况。如果单说眼睛不适还好说,但他们紧接着回复说,之前使用荣耀GT、荣耀300U等机型时却不会出现这种眼睛不适的情况。
那答案就很明显了,荣耀GT Pro上的这块屏幕上的护眼技术“或许”有所倒退,不知有没有正在使用这款手机的用户,你们的体验感又是如何?欢迎留言评论。
但我把它给一位对频闪极其敏感的朋友使用了十分钟,她直接表示“比之前用的某果手机舒服很多”。所以,关于护眼这一点,它或许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,但对于那些受够了屏幕辣眼睛的用户来说,它大概率是一剂“救眼良药”。
续航是荣耀GT Pro最大的优点,没有之一。7200mAh的电池容量配合”自研能效增强芯片E2“,正常使用坚持一整天绝对没问题。
“但是”又来了。它的90瓦充电速度虽然算快,但和国内那些卷到150瓦、120瓦的同类产品相比,就显得没那么激进了。从没电到满电大概需要接近一小时左右,属于算快但不是很快的水平。
这对于晚上睡觉充电的用户来说无所谓,但对于追求“刷牙洗脸就满血”的极速党,可能会有一点点小失落。
荣耀GT Pro的定位从来就不是一台“水桶机”。它的策略非常聪明,在性能、续航、屏幕护眼这几个用户感知最明显的核心体验上做到了极致,然后在影像、材质等地方做了一些权衡和取舍,确实很适合那些重度游戏党们。
最后总结一下,“机圈”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手机,只有最适合你的手机。荣耀GT Pro的争议,恰恰源于它大胆的取舍。在3699元左右的起售价上,它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答案“放弃面面俱到,死磕核心体验”。